慧聪净水网两位研究水资源问题的专家近日发文指出,中国需要多层次的水污染解决方式,主要通过基础设施解决饮用水问题的做法并不可取。两位专家是同济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的陶涛教授和信昆仑副教授,他们在7月31日出版的《自然》杂志发表了《公共卫生:中国饮用水的可持续发展计划》(下称“公”)。两位学者也是同济大学“长江水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”的成员。
《公》文引用相关研究公布过的一些数据,指出中国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已很严ⷼ每年有1.9F国h因水污染致病,6万h因水污染引发的疾病(如肝脏和胃肠送癌症)M,还有大约有3Fh面}饮用水短缺。在2009年的全国性评C,400家来自水厂中的1/4没有严格执行质量控制。2011年对9个省的800口井水进行分析发玎ͼ其中76.8%不符合地下水标准。
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,如2015年前投入4100Fh民币用于改善54%城镇居民饮水安全。其核心是按照国际标准改造9.23万公里主管和数千家水处理厂。
但是《公》文认ؓ,这种以基础设施攚wؓ重点的做法并不适合中国。预计2050年前,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Ӟ城市扩张的速度会超过公׃水系统改进的速度,对已被污染的水的处理将带来巨额投入。
文章提出,政府最应该重视是保护水源和Ҏ的的循环利用。首先必L除河流的湖泊的工业和农业污染物,幉止这些污染物进入C水。
据称,中国每年有400亿吨水短缺,2011年655个城市消耗440亿吨_幛_每个城市人口辑ֈMh口的60%,城市将需要580亿吨水。不过这些水大约2/3是用于工农业生的徏筑业,居民用水不超过1/3,而且居民用水中用于烹调和饮用的比例小,仅2%多一炏V也就是_大部分的家庭用水不需要达到饮用水的标准。
在两位专家看来,地方和中央政府的供水和水源污染管理工作应该合Ӟ创徏一个机构来管理——目前这些是׃建部、水利部、环保部分分散管理。此外,政府应该对净水器进行标准化和监管,并扶持、指D行来的发展。